可再重塑国际格局源署能将能源氢全球生能
氢能经济的国际快速增长,正在重塑国际贸易市场和各国的可再能源关系。氢能尤其是生能塑全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氢,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的源署源格重要路径。随着新的氢能球氢气出口国、进口国的将重局确立,各国能源实力将重新洗牌,国际进而引发新的可再相互依存关系,从而给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带来颠覆性影响。生能塑全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日前发布报告称,源署源格随着传统化石燃料贸易日渐衰落,氢能球氢能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将重局改变世界能源贸易的国际地理格局。
基于氢能的可再新格局将诞生
IRENA认为,鉴于许多国家都有能力生产氢气,生能塑全未来的清洁能源市场将朝着“区域性而非全球性”的方向发展。氢能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和多样化的参与者,使得供应更加多样化。同时,氢能市场更加包容,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公平的合作机会。
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氢虽然不是‘新石油’,但仍会给政治、技术、环境和经济带来革命性影响。”
根据IRENA的报告,本世纪20年代将是氢能技术的竞争时代,而对氢能需求的爆发则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届时,全球范围内绿氢将与基于化石燃料的灰氢进行成本竞争。IRENA预计,中国、巴西等国可能更早迎来这场“绿灰”成本之争。
报告同时认为,随着氢能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可以左右价格走势的油气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大大削弱。这意味着,新的“能源地缘政治地图”将诞生,随着氢气供需两侧共同成长,“氢能外交”的重要性也将大大增强。
跨境贸易逐渐活跃
基于到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能源使用量12%的预期,IRENA 认为,跨境氢贸易将在2030年代增加,到2050年超过30%的氢气可以跨境交易,这一比例高于当前的天然气,其中2/3的绿氢生产将用于本地,1/3用于跨境交易。经过改造的管道可能会促进一半的氢贸易,另一半则将以氢衍生物的形式通过船运实现,如氢衍生氨运输。
绿氢将是氢贸易最主要产品,IRENA估计,到2030年,部分国家可以实现绿氢价格与蓝氢持平。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开展氢能商业活动,建立氢贸易关系可以为本土氢价值链的建立、绿色就业机会的增加开创新的可能性。事实上,一些传统上没有进行能源交易的国家,正在围绕氢能源建立双边能源关系。
IRENA指出,绿氢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此前的预期还要再快一些”,最近,德国、乌拉圭和巴西等地都出现了相关交易。美国能源咨询公司博莱克·威奇则指出,亚洲在氢制取和综合应用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中国、日本、韩国进步显著。
IRENA估计,目前氢能的年销售额约为1740亿美元,已经超过LNG,到2050年有望增至6000亿美元,增幅近6倍。基于此,美国银行预计,到2050年,氢能市场将产生2.5万亿美元的直接收入和11万亿美元的间接基础设施收入。
能源进出口国角色可能对调
随着氢能产业布局逐渐打开,当前的能源进出口国角色可能出现对调。《金融时报》撰文称,最有能力生产廉价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国家,也是最适合生产具有竞争力绿氢的国家。中国、日本、欧盟等能源消费国,已经将氢作为能源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预计未来10年将有约650亿美元资金专门用于制氢。
当前,智利、摩洛哥和纳米比亚等国仍是能源净进口国,但他们成为绿氢出口国的前景十分乐观。根据IRENA分析,非洲、美洲、中东和大洋洲的“绿氢”生产技术潜力最大,只是仍然面临大规模技术转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而欧洲、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潜力则相对较小。
平衡国家间能源关系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指出,氢能产业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更加分散的全球能源系统来平衡国家间的能源关系。
ISPI研究助理Ruben David表示:“能源系统重新定义之后,某些国家、行业、企业会从中受益,而另外一些则会受到不利影响。”当前的能源出口国可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从而遭受经济损失。事实上,化石燃料丰富的国家大部分收入来自油气出口,可能会因氢出口腾飞而受到干扰,从而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
随着化石燃料进出口依赖度降低,向氢的过渡也带来了多边关系的颠覆。“美国与海湾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向可再生能源和氢气过渡的严重影响。”Ruben David称,“制定氢能发展的规则、标准以及强化监管治理,也可能会导致地缘关系重塑。”
(责任编辑:热点)
-
瑞典能源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风电项目被停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政当局和当地抗议活动造成的。从 2014 年到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风电项目获准开工建设。但在 2020 年,获批的申请比例下降 ...[详细]
-
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彼得·佩莱格里尼日前访问了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总部,并与国际能源机构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就一系列欧洲和国际能源问题举行了双边会议。他们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有关欧洲能源安全和经济竞争力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欧洲秋季一揽子计划,文件指出,为摆脱在俄乌冲突期间遭遇的能源危机等,成员国公共债务急剧攀升,财政赤字到了更高水平。因此,该计划列出了成员国家未来几年的 ...[详细]
-
国际能源署:东南亚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增长引擎之一!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随着经济、人口和制造业的快速扩张推高消费,东南亚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增长引擎之一,这对该地区的能源安全和努力带来挑战。实现国家气候目标。根据当今的政策设定 ...[详细]
-
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5日签署两项命令,分别允许乌拉尔矿山冶金投资公司收购英国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公司PLC)的资产,允许“NOVATEK莫斯科州”公司收购法国道达尔的子公司Terneftegaz的股份。俄 ...[详细]
-
近期,奥地利公正转型基金JTF)宣布将对韦尔斯氢能研究中心提供资助。该项目将获得来自JTF的980万欧元资金支持,其核心目标在于深入研究氢能的应用领域,并协助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那些在温室气体排放密集型 ...[详细]
-
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缔约方大会第16届会议COP16)盛大启幕。全球197 个缔约方齐聚一堂,共同应对世界上最致命、代价最高的灾害之一——土地荒漠化,与会者作出了加强全球抗 ...[详细]
-
9月23日,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同意了中国提交的第二次请求,即成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规定的某些税收抵免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作出裁决。美方表示,不同意中国7月份 ...[详细]
-
2023年4月25日,卢森堡时间10:10北京时间16:10),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现在可以说是“正式通过”了。投票结果如下:图片来源:欧 ...[详细]
-
近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期间,石油和天然气巨头道达尔、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和Equinor承诺投资5亿美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增加人们获得廉价能源的机会。这约占这四家公司20 ...[详细]